各种【一元化思维】的谬误——从“星座理论”到“标准答案幻想”- 根源分析

★“一元化思维”的根源

  俺大致分析了一下,有如下几种可能的根源(想得未必全面,欢迎大伙儿补充)。

◇思维的惰性

  很多“单一化归因”和“单一化评价”,都跟“思维的惰性”有关。
  比如“星座理论”能够盛行,原因之一是因为“思维惰性”。很多人因为思维惰性,懒得对某人进行更全面的观察和了解。以星座来判定某人的性格,几乎是最省事的。

◇信息来源的单一

  某些“单一化评价”是由于信息渠道的单一导致的。
  比如前面提到“日本人的例子”。如果某人只通过“抗日神剧”这一信息渠道来接触到日本人,那么他/她对日本人就会产生严重的认知偏差。

◇知识结构的单一

  如果某人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,他/她在看待某个复杂事物的时候,往往只看到自己熟悉的那一面(那个维度),对于自己的知识面欠缺的其它维度,就容易忽略掉。所以这类人也比较容易出现“单一化归因”和“单一化评价”。

◇走捷径的心理

  还有一些“银弹情结”跟“走捷径的心理”有关。比如前面提到张悟本的例子。
  很多人宁愿相信“绿豆包治百病”的说法,因为这样一来,就可以省去看病/吃药的麻烦。于是就“宁可信其有”。

◇过于追求完美

  前面提到理论物理学家对 TOE 的追求。这个属于“过度追求完美”导致的问题。

★总结

  本文写得杂七杂八的,所以最后要稍微总结一下。
  当你企图用某个【过于简化】的东东(理论/工具/方法论)来处理某个【足够复杂】的对象,你通常会走入死胡同。常见的“死胡同”有如下4种:
1. 得到【片面】的结果(比如“脸谱化/标签化”的例子)
2. 得到【错误】的结果
3. 得到【无意义】的结果(比如“智商”的例子)
4. 【永远得不到】结果(比如理论物理领域“TOE”的例子)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