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判性思维扫盲:学会区分“事实”与“观点”[1]事实陈述

★啥是“事实陈述”?

  顾名思义,“事实陈述”就是把【客观】事实说出来。
  比如——俺这个博客是2009年1月份开张的——这就属于“事实陈述”。
  那啥玩意儿才算“事实”捏?关键要看它是不是具有【客观性】。不具有客观性的东西,不能算“事实”。

★“事实陈述”有啥特征?

◇无“对错”、无“好坏”

  前面说了,“事实陈述”就是把“事实”说出来。而事实本身就【不】存在所谓的“对错”与“好坏”。所以,如果你去评价某个“事实陈述”的对错,是没有意义的,会显得很荒诞。

◇有“真假”

  虽然“事实陈述”没有“对错”与“好坏”的概念,但是有【真/假】的概念。这个应该好理解。符合事实的,就是“真”;反之就是“假”。

  这里要提醒大伙儿注意啦(尤其是那些理工科的同学)。很多人喜欢用“非真即假”、“非黑即白”的眼光看问题。在某些理工科领域,或许可以这么干。但是在社会学领域,最好不要这样。因为社会学领域的很多问题,会涉及到“灰色地带”,【无法】用“非黑即白”的方式进行判定。

★“事实”的可验证性

  这里的“可验证性”既包括“证实”,也包括“证伪”。

◇可验证,并且显然的

  有些事实属于很容易验证的,并且不易引发分歧。那么,针对这类事实的陈述,很容易就可以判断“真假”。比如: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

◇可验证,但不显然的

  比如某人声称自己拥有多少总资产。这个陈述不是很显然,但如果非要查实,多花点力气还是有可能验证的。

◇不可验证的

  还有一些事实,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上,是无法验证的。
  比如发生在久远年代的历史事件的【细节】(除非发明时光机,或者当时正好有外星人到访并留下记录,否则无法验证)。

★哪些“事实陈述”值得争论?

  刚才提到的三个类型:第一类,通常不需要争论;第三类,即使争论也不会有结果。
  所以,今后你如果要跟别人争执某个“事实陈述”的真假,先看看是不是属于第二类的。如果不是第二类的,还是省省吧。即使是第二类的事实陈述,也要看是否值得争论。只有【性价比】足够高的论题,才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争论。

★关于“事实陈述”的可信度

  要判断某个“事实陈述”是否可信,办法之一是你亲自去验证。
  但是这么干,比较费时费力。而且有的事实陈述,你是不可能亲自去验证的(比如对历史事件的陈述)。
  当你无法亲自验证的时候,就得换种方法——分析事实陈述的依据,由此来评估其可信度高不高。

◇依据的分类

  事实陈述的依据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。

  第一手资料
  所谓的“第一手资料”,就是说这个“事实陈述”是通过陈述者的感官直接获得信息。
  比如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。

  第 N 手资料
  所谓的“第 N 手资料”,就是说这个“事实陈述”是从其它途径得到信息,然后再转述的。
  如果被转述的对象是第一手资料,那么这个陈述就是“第二手资料”;以此类推。

 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依据的可信度问题。

◇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

  有句老话叫做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”。很多人受到这句老话的误导,以为第一手资料就是可信的——【其实未必】!

  认知的偏差问题
  所谓的“认知偏差”,就是指“亲眼所见/亲耳所闻”导致的偏差。
  比如当你观看魔术表演的时候,虽然是亲眼所见,但看到的依然是假象。因为魔术师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诱使你产生认知偏差。
  关于“认知偏差”的种类和成因是一个很大的话题,限于篇幅,就不展开了。

  陈述者的诚信问题
  还有一种情况导致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下降,就是陈述者本身的信用问题。
  假如某个人是个老骗子,那么此人陈述的第一手资料,可信度就要打个折扣。

◇第 N 手资料的可信度

  评价第 N 手资料的可信度,需要同时考虑两方面:
  首先,第 N 手资料需要依赖于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。如果被依赖的第一手资料有问题,那衍生出来的第 N 手资料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  其次,信息转手的次数越多,信息的衰减通常会越严重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